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象脚鼓是哪个民族的打击乐器和象脚鼓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打击乐器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象脚鼓是哪个民族的打击乐器
象脚鼓是傣族的传统民间打击乐器,其鼓身修长,头大腰细,尾巴呈喇叭状,整体是两头粗大而中间细的状态。演奏时,演奏者常将其鼓带挎在肩上,并把鼓身放在左侧胯部,进行敲击。象脚鼓是傣族的打击乐器
象脚鼓是傣族传统的民间击打乐器,其鼓身修长,头大腰细,尾部呈喇叭状,整体呈两头粗而中间细的状态。
它的高一般是160~180厘米,最高的象脚鼓高200厘米。直径一般是28~332厘米,最大的直径是38厘米。首端呈杯状的共鸣体大约长60厘米,中部的鼓腰大约长100厘米。
演奏时,演奏者常将象脚鼓的鼓带挎在肩上,把鼓身放在自己的左侧胯部,让鼓面朝前,鼓尾朝后,鼓面高于鼓尾,然后用左手较长四指交替拍击鼓面。右手常用于重击鼓面,用半握拳状捶击。
象脚鼓是哪个民族的传统打击乐器
象脚鼓是傣族的打击乐器。
象脚鼓深受傣家人的喜爱而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中,象脚鼓还受到景颇、佤、傈僳、拉祜、布朗、阿昌和德昂等族人民以及克木人的喜爱,是各族歌舞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象脚鼓外形似一只精美的高脚酒杯,它是用一整段木材制作,通体中空,上端是杯形共鸣体,鼓面蒙皮,鼓皮四周用细牛皮条勒紧,拴系于鼓腔下部,并可调节其张紧度。鼓身外表涂漆,鼓腰和鼓的下半部,雕有装饰图案,有的还在鼓身上系有花绸带和彩球。
象脚鼓的传说:
勤劳智慧的傣族人民,聚居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生活在富饶美丽的澜沧江和瑞丽江畔。传说很早以前,傣族地区野象成群,有位猎手将一只离群小象带回家中,经过驯养结成亲密伙伴,象能帮助人做各种活计,成为勤劳、善良的象征。
一天猎手骑象去打猎,在林中听到风吹空心枯树嗡响,便用笋叶蒙住弹出了动听的声音,回家后便用一段芒果树挖空做起鼓来。做成什么样呢?这时在他脑海里便浮现出大象稳健的步伐,于是就照象腿的形状做成了象脚鼓。
据说第一次敲响时,百鸟闻声起舞,数孔雀跳得最欢。傣家人记下了孔雀的舞姿,编成了优美的孔雀舞,表达人民的愿望和理想。猎人又模仿象的动作,挎上象脚鼓边奏边舞,创造了热情、豪放的象脚鼓舞。
总结:以上问答均搜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