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古稀之年是多少岁和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古稀之年是指70岁的老人。古稀之年又可称为悬车之年、杖国之年、从心之年。不同年龄人有着不同的称谓,如80岁称为杖朝之年,90岁称为鲐背之年,80、90岁也可以合称为耄耋之年,100岁称为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古时候,人能够活到七十岁是一件很稀少的事情,应该值得珍惜剩下的时光,所以七十岁称为“古稀之年”。
20岁称为弱冠、30岁称为而立之年、40岁称为不惑之年、50岁称为知命之年、60岁称为花甲或耳顺之年。
年龄是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的生存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
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
01七十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对各年龄段的称谓。人们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耋”,百岁之人称为“期颐”。
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古,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指古代的道理;古朴;古老的道路)。
“古稀之年”出自唐代杜甫的《曲江二首》,诗旧:“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后来人们将人到七十岁就称之为“古稀”。七十岁称为“古稀”,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能够到七十岁,这是一件很稀少的事情,应该值得珍惜剩下的时光。
“古稀之年”也被称为“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祖先对人生年龄的分段,是极为科学和合理的。除了七十岁的“古稀之年”,离得最近的就是六十的“耳顺之年”。意思是人到六十岁的时候,听别人言语就可以正确的判断是非、真假。古时候的老人能到达七十岁的非常少,因为当时的 条件以及生活环境问题,因此人们将了七十岁的老人称之为“古稀之年”。
总结:以上问答均搜集自互联网,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