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对于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具体是什和"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具体是什和"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具体是什么地方呢?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我国新疆。这句谚语指出了我国新疆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新疆地带,多沙漠和沙石,缺少水分,而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的快,导致中午温度高,炎热;相反,沙石释放热量降温快,导致早上和夜晚的温度很低,所以需穿皮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指的是我国西北地区。“胡地”指的是我国高纬地区,风从北极吹过来。高纬地区难以接受太阳光直射,加上温度低,地面热量不足,导致“八月飞雪”的现象。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指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甘肃省安西县的玉门关。玉门关,汉武帝置,俗称小方盘城,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 位于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处。 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指的是长江三峡区。此诗句出自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其中诗中的“白帝”指的是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返回目录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哪个地方?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指的是新疆。

地表多为砂石和干泥土,比热容(物理名词)较小,因此在早晨和晚上,冰冷的地表把太阳的热量大量并快速地吸收,使气温较冷。而到了中午,太阳放出的热量开始减小时,地表就马上开始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出现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情形。

新疆就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陆地比热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新疆的日温差就很大。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区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温差极大,故历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扩展资料:

新疆气候特征

1、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年日照时间达2500~3500小时),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气温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

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准噶尔盆地为零下20℃以下,该盆地北缘的富蕴县绝对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50.15℃,是全国最冷的地区之一。最热月(7月),在号称“火洲”的吐鲁番平均气温为33℃以上,绝对最高气温曾达至49.6℃,居全国之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疆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