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铁铺镇历史和关于加强选调生管理的调研报告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铁铺镇历史
1.5个潮州民间传说及其寓意
上世“章子郭”今世“郭子章” 郭子章——明朝时任潮州知府,在职时,督建了潮州凤凰塔(即涸溪塔:塔门有他亲笔题的对联:‘玉柱擎天,凤起东山标七级;金轮着地,龙蟠赤海镇三阳’)。话说有一天上午,郭子章没什么事,就坐在厅堂的太师椅上做起美梦来。
师爷正好有事来找他,看到太爷睡在椅上嘴里津津有味地在吃东西,便轻轻叫了一声:“太爷!”郭子章从睡梦中惊醒,气愤地说:“我正在食石螺,好香啊!你怎么可把我叫醒呢?要是别人的话!我一定对他不客气!” 师爷说:“为什么呢?”太爷说:“我刚才梦到去野外游玩,景色秀丽,好一派田园风光!走累了,就坐在土堆上歇息,肚子饿得咕咕叫!这时有一位慈祥的大娘捧着一碗装得满满的煮熟的石螺给我吃,吃得正香,就被你叫醒了。”师爷风趣地说:“咱们不妨去找一找您刚才梦到的地方?您看好不好?”由于郭子章上午闲着,此时又在兴头上,就说:“好呀。”
二人便坐轿和几个随从自府门沿着刚才太爷做梦的路径寻找,他们经过城西“安定门”到了现在的城西街道“春光蔡厝”、现凤新街道的“新埔”、“后人家”、“陈桥”、“云里”、“莲墩”、“大新乡”、“竹围”、“大园”最后来到西塘村外一个埔上,看到一位老大娘,正跪拜在一口坟前,坟前的祭品只有一碗煮熟的石螺和一些纸钱。 师爷上前问道:“老大娘,你在拜谁呀?” 老大娘说:“拜我的儿子呀。”
师爷说:“通常是下辈人拜上辈人,哪有上辈人拜下辈人的?”老大娘说:“老爷你们不知道,我家只有我们孤儿寡母俩人,我儿子死了叫谁来祭拜他呀!”太爷说:“说的是,那么你儿子叫什么名字呀?”老大娘说:“我儿子叫章子郭。”这时师爷大叫起来:“住口!住口!你怎可把我们太爷的姓名倒头念呢?该当何罪?!”老大娘说:“我儿子叫章子郭是千真万确的事,我们西塘村都姓章,自从我儿子走后,家里三餐难度,他在世最喜欢吃石螺,今天是他的祭日,所以我去池塘里摸了一碗石螺,煮熟了,就拿来他坟前来祭拜,不信,你们到村里去问一问便知!”太爷说:“好了!好了!”然后关心地问:“大娘,您儿子长得怎样,怎么死的,死的时候有多大岁数?”老大娘说:“我儿子长得好!样子与太爷你很像。”
师爷又想叫喊起来,被太爷暗示,才停了下来。老大娘接着说:“我儿子可聪明啦!从小好学,琴棋书画拳,诗词歌赋文,样样皆会!不幸的是到了十九岁那年,生了一场无法医诒的大病就去世了。”
郭子章屈指一算,莫非真的是她儿子来上世做我么?随后脱说:“好的!那我们就到你家去看看吧 !” 到了西塘村老大娘家,老大娘说:“老爷,你们看,这是我儿子的卧室和他用过的文房四宝,这里还有他在生时写的手稿”。郭子章一看,这里的一切,正是他多次梦里的情景。
这时的郭子章心情十分激动!他和师爷商量了一阵子,又请来了乡绅和长者,他们都证明真有此事,郭子章了解了情况,也叙述了原委和意图之后,立即认老大娘为自已的母亲,师爷派人叫来一顶轿子,把老大娘接到潮州府里住。 2。
内安进士无望 清康熙年间,翰林出身的郭于藩赴任饶平县令,从潮州府沿官道而来。 一进饶平县界,他就命随从掀起轿帘,缓慢前进,观察风光人情。
当官轿到达西部山区时,忽有琅琅书声,随风传来。郭知县命住轿,顺着书声的方向望去,只见绿树掩映中有一村庄,三面环山,面前有一道清溪。
他问随从:“这是什么地方?”随从答道:“是信宁都内安乡(今瞩樟溪镇)。”郭知县十分赞赏:“山乡如此幽美,读书蔚然成风,他日必有一批人才出现。”
原来,内安乡的旅长们为了使乡里的子弟能跻身科举,纷纷办外塾、聘名师,大有振文风、昌文运的景象。乡中最有成就的是育德轩、馨兰斋两间私塾。
至清乾隆年间,果然应了昔年郭于藩之言,乡中涌现了一批通经史、精诗书的文士。陈氏宗祠最先荣耀,相继挂上两块牌匾,上厅是举人陈丹书所立,下厅是副榜进士陈腾飞所立。
陈氏科举连捷之后,乡中还有许多饱学之人,但他们考取秀才之后,那不愿参加省试,当然也就没有人可以赴京参加会试了。为什么呢? 原来陈丹书中举之后,在乘舟上京赴试途中,因不适应海上风浪颠簸而致病身亡。
他的侄儿陈腾飞,为继叔父未竟之志,勤读书经,中举之后,不敢走水路,干辛万苦从陆路上京,中了副榜进士。可惜他不懂向朝廷吏部有关官员送礼,回乡后总得不到授职的讯息,忧郁致病身亡。
在那迷信风水年代,这些不幸事件便被看成“地气薄,难以出贵人”的天意,出现了“内安进士无望”的说法,因此,一批满腹经纶的文士,考取秀才后便停步不前,其中有十三人挑着书囊到外地教书去了,至今乡中还常有人谈及“十三担书囊”的往事。 此后,饶平西部山区就流传着“内安进士无望”的俗语,借喻那些无法实现的希望,或许还含有对埋没人才的惋惜。
3。乞食身,皇帝嘴 传说,饶平钱塘宫有一座神庙,庙中神像塑得英俊潇洒,栩栩如生。
有一天,一对姑嫂来到神庙许愿。小姑看了神像,顿生爱慕,不觉神思恍惚,心中暗自祈祷:将来夫婿若有这等相貌,便也心甘意愿了。
一念至此。
2.光山县有哪些乡
截至2019年,光山县有10个乡:仙居乡、北向店乡、罗陈乡、殷棚乡、南向店乡、晏河乡、凉亭乡、斛山乡、槐店乡、文殊乡。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全县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1835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人。
辖17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1个 森林公园管理区,1个商务中心区,360个村(社区)。是 级贫困县、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片区县,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
截至2019年,光山县辖2个街道、7个镇、10个乡:弦山街道、紫水街道、十里镇、寨河镇、孙铁铺镇、马畈镇、泼陂河镇、白雀园镇、砖桥镇、仙居乡、北向店乡、罗陈乡、殷棚乡、南向店乡、晏河乡、凉亭乡、斛山乡、槐店乡、文殊乡。
扩展资料:
光山县的建制沿革
光山历史悠久。周为弦子封国,故称“弦”;春秋为弦国地,战国属楚。
秦代置西阳县,辖于九江郡,为光山设县之始;西汉增置轪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光城县,同年并置乐安县;南朝宋大明元年(457年)分弋阳郡立光城郡,八年(464年)省光城郡为县;南朝梁太清元年(547年)在原光城郡置光州,治光城县(今光山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光城县并入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析置光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乐安县为仙居县;宋建炎元年(1127年)并入光山县。
唐初复置光州,后治所由光山移至定城,光山属于光州(治今潢川县)辖县。此后光山县一直是江淮河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 重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4000余年。因有浮光山,“每有光耀”故名。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光州改名潢川,光山属豫南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河南省境划为14个行政区,属第十三行政区(潢川)辖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属于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潢川)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于河南省潢川专区辖区;1952年10月,信、潢两专署合并,属信阳专区。1970年属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开始,属信阳市管辖。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 和旅游部、 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光山县在其中 。
参考资料来源:光山县人民 *** —光山县情
参考资料来源:光山县人民 *** —行政区划
3.古代海阳县是指那个地方
潮安县编辑海阳县发源地历史上使用“海阳县”名时间最长的是南越国(今广东)海阳县,从西汉初有设至民国元年(1912)废止,前后1600年。
西汉初,南越国(前203-前111)在秦揭阳戍(汉初南海国)境内分置揭阳县、海阳县,这一时期揭、海两县并立,是海阳建县之始。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灭南越国时置揭阳县(治所在今丰顺),荒置南越国所设立的海阳县。
东晋咸和六年(331)撤销揭阳县,设立海阳县,隶东官郡,县治在今潮州。此后,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海阳县数度分置。
至清乾隆三年(1738),分海阳县北部永宁乡丰政都,合揭阳县崇义乡蓝田都、大埔县光德乡清远都,三县之边乡僻都设置丰顺县,丰顺县是从海阳县分出的最后一个县。民国元年(1912),海阳县更名为潮安县(今潮州市潮安区)。
[1] 海阳县名,西汉初有之,自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始常设,至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废止(因与山东海阳县同名),历近一千六百年,故失海阳之名实为潮州(潮安)之痛也!海阳乃岭东首邑,在民国之前将近二千年的时间里,一直为州、府、郡治所在地,是广东东部(包括今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梅州市)的政治、经济、 、军事中心。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南海郡,南海郡又下设揭阳戍,揭阳戍辖区含今广东省潮州、汕头、揭阳、梅州四个地级市与陆丰市地域,以及福建省漳州下辖的云霄、东山、诏安、漳浦、平和等五县的县域。
揭阳戍以地处于揭岭之阳定名。明代郭春震《潮州府志》云:“揭阳山在县西北150里,秦名揭岭。”
《潮州志》载:揭阳山在揭阳县城两北48公里,东北高1106米,南北二支抵丰顺陆河境,形势岩峤,县之主山也,或以此为揭阳岭。这是韩江流域设立地方行政区之始。
西汉初,汉朝为削弱闽越、南越两个藩国,令闽越、南越各分出部分土地,建立南海国。南海国国王(即南武侯,名织)由西汉中央直接任命,名义上下属东越国。
大多数学者认为南海国首都应在广东,因为其实南海国境相当于原秦揭阳戍境。西汉初,南越国(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1年)在秦揭阳戍(汉初南海国)境内分置揭阳县、海阳县(海阳县治在今潮州),这一时期揭、海两县并立,是海阳建县之始。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时置揭阳县(治所在今丰顺),荒置南越国所设立的海阳县。王莽(公元8年—23年),原揭阳县设南海亭,亭治在今潮州。
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5-342)南海郡东部分立东官郡,辖揭阳县、宝安县等。含今增城、东莞、深圳及以东的粤东地区。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撤销揭阳县,设立海阳县,隶东官郡,县治在今潮州。海阳县分置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建立义安郡,郡治便设在海阳县(今潮州)。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以恶溪上游5个“流民营”为基础,古海阳县北部析置了义招县(今大埔)。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析义招县置程乡县。
南朝梁设置东扬州,后来又更名为瀛州。隋开皇十年(590年)全国废郡设州,初义安郡地属循州。
十一年义安始称潮州,潮州州治仍在海阳县城(即今潮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析海阳县永宁、延德、崇义三乡置揭阳县,治[阝留]隍,来属潮州。
绍兴三年撤销。海阳县永宁乡,今揭阳榕城及以东地方;海阳县延德乡,今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包括潮安县庵埠镇;海阳县崇义乡,今揭西大洋、五经富、金和、塔头、凤江及揭东霖磐、玉湖,包括丰顺县汤坑等。
宋绍兴十年(1140年),重新设立揭阳县,县治迁至玉窖村(今揭阳榕城)。至明代,始分海阳县置饶平县、大埔县、澄海县。
至清乾隆三年(1738),分海阳县北部永宁乡丰政都,合揭阳县崇义乡蓝田都、大埔县光德乡清远都,三县之边乡僻都设置丰顺县,丰顺县是从海阳县分出的最后一个县,县治初驻原海阳县地丰政都,故名丰顺县。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潮安县。
解放初定名潮安县(潮州市),1958年11月,划饶平县凤凰镇、大山镇归属潮安县。1992年建潮州地级市,旧潮安城与潮安郊区分治,郊区另设潮安县,县治庵埠镇。
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一、同意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州市潮安区。以原潮安县(不含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安区的行政区域。
潮安区人民 *** 驻庵埠镇潮安大道68号。二、将原潮安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辖。
至此,潮安作为县的历史告一段落,设立区进入城市化的新阶段。海阳县唐山市编辑西汉设,时属辽西郡,今河北省唐山市滦县西南。
三国魏、晋、北魏因之。北齐省辽西郡入北平郡,省海阳县入肥如县。
海阳县休宁县编辑休宁县名称变更的过程:休阳(东汉建安)~海阳(吴元安)~海宁(西晋太康)~休宁(隋开皇)休宁自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县,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县名为隋文帝钦定,取休阳、海宁各一字,含“吉庆平宁”之意。
作为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自古以来,休宁便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名闻遐迩,被誉为“东南邹鲁”。今属安徽省黄山市。
4.445121开头的是哪里的身份证号
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的。
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州市潮安区。所以截止2019年2月,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的区划代码为:445103。
广东省潮州市其他区域的区划代码分别为:
445100 潮州市
445102 湘桥区
445122 饶平县
扩展资料:
潮安历史悠久,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的海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潮安与原潮州市几经拆分、撤并、改称。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潮安县恢复建制,县城设于庵埠镇,隶属潮州市管理。
2013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调整潮州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潮安县,设立潮安区,并将原潮安县的磷溪镇、官塘镇、铁铺镇划归潮州市湘桥区管理。
截至2014年4月20日,潮安区辖16个镇和1个林场:庵埠镇、文祠镇、凤凰镇、江东镇、东凤镇、龙湖镇、彩塘镇、金石镇、浮洋镇、沙溪镇、凤塘镇、古巷镇、登塘镇、赤凤镇、归湖镇、枫溪镇、万峰林场。
参考资料来源:民政部-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参考资料来源:民政部- 2019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潮安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居民身份证号码
5.请问“无隆不成饶”这句谚语是什么含义
解放前,在潮澄饶交界地区曾流传过一句谚语,说“无隆不成饶”。其意是说:若无隆都(古称隆眼城都,包括今澄海莲华镇在内)就不能成为饶平。(意为饶平就艰苦)这是旧时人看旧时事的老话。(解放后,隆都由饶平归属澄海)。但是,这句老话确也反映了旧饶平的历史真实。
从旧时地图上可以看到,建县城于三饶的饶平县,越过了澄海的盐鸿、樟林东陵(今称东里)统辖了夹在潮安和澄海地界之间离县城七八十里的隆都,这与“无隆不成饶”的谚语有关。饶平看重隆都,是由于旧饶平的大部分山区和沿海地方都比较贫困,而地处平原的隆都相对比较富有。对隆都的富有,有一则广为流传的谚语予以夸张和形容,说“隆都3年不崩堤,猪母可以挂金耳钩。”隆都自古就是一处水网地带,鱼米之乡;也是旧饶平县府要钱要粮的主要筹取地。
自清至民国,富有的隆都,不仅在饶平,乃至全潮汕都很有名声。因为在这两个历史年代,隆都出了两个很有影响的著名人物。一个是前美村举人陈廷光,都里民众尊称他为“陈老爷”。他外出做官30余载,雍正五年致仕归乡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银6690余两,用蜃灰修固环绕隆都南北两堤共4000余丈,保障农业增收,使全都更加富足。他还创建本村的“永宁塞'和都中的其它公益,深得民众和各级官府的赞扬,还获得朝廷赐予“重宴鹿鸣”的殊荣。再一个是清末民国初侨商巨贾陈慈簧,他也是前美村人,自少随父陈焕荣到香港经商,发财致富后到泰京创立“黉利行”,并在越南、新加坡、香港、汕头等处设分行,经营大米加工、贸易业和金融业,成为“富甲南洋”的大华侨、大实业家。在他带动和影响下,前美和全隆都就逐渐形成了名闻遐迩的侨乡。
时局的变化,有人以“隆”与“农”谐音,说成“无农不成饶”,并以“一农败百商”的俗语作了新的解释,说明农业是基础,无有农业的发达,就不可能有富饶的地方。这种解释符合当今党和 的方针政策,是古为今用,老话新说的一种尝试,值得参考
6.潮州怎么划分
来来来,我告诉你,这个问题很简单。
潮汕地区/潮汕四市,指的是现在四个地级市潮州、揭阳、汕头、汕尾。都是潮汕方言。
而古代,这几个地方都曾经统称叫潮州,在统称潮州的那个时代,发展比较兴旺,以至于潮州深入人心吧(后面这个是我自己的理解)。
近20年来,渐渐划出了这四个地级市。现在指的潮州就是潮州市咯,包括两县(潮安县、饶平县)两区(湘桥区、枫溪区)。普宁、揭东、揭西、惠来现在属于揭阳市管辖的县。其他城市也都有各自的管辖范围。
你想知道这些地方怎么分,可以参考电话区号,同个城市的区号都是一样的。普宁0663是揭阳市的区号吧。潮州这边的都是0768。还有车牌号码,揭阳的都是粤V,潮州的是粤U。
另外可以买一张广东省地图,行政区域划分得很清楚。
把潮汕口音的人都叫做潮州人,是一种历史遗留问题!说明我们潮汕四市是同一祖先咯!呵呵!
7.潮州的日夜风景作文
我的家乡——潮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名城。她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
说到我的家乡,人们自然会想到潮州的八景:湘桥春涨·韩祠橡木·凤凰时雨·龙舟宝塔·鳄度秋风·金山古松·北阁佛灯·西湖鱼筏。但我今天想介绍的是人称 “九景”的滨江长廊,那可是风景如画。滨江长廊是由青砖砌成,城墙上有一米多高的“锯齿”,而且有高大宏伟城楼。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让人仿佛置身在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夜幕降临,滨江长廊灯火辉煌,倒映江中,似火团,像繁星,如星云。一盏灯连一盏灯,光线连光线,如同彩色的光网。天上的星星眨着眼,仿佛是在说:“好美啊!”你瞧,连星星都自愧不如,你能想象它有多美吗?
我的家乡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
潮州刺绣瑰丽多彩·巧夺天工;潮州陶瓷更是名震遐迩,有着“白如玉,薄如纸,细如丝,明如镜,声如馨”的美誉;潮州小菜美味可口;潮州功夫茶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扬名天。
潮州,我的家乡,你知道吗?纵有李白·杜甫的文思,也难写出我对你的爱;纵有齐白石的丹青绝笔,也描不出你风姿绰约的神喻;纵有贝多芬的 造旨,也奏不出你在我心中激起的旋律。
潮州,我爱你!
8.潮汕的传统建筑有哪些,设计理念是什么
普宁洪阳德安里,在深汕高速潮阳境内,可以看到路旁的一些村庄,一排排具有特色的房子整齐排列,颇有气势。
这里有不少村子,规模都挺大,民居连片而成,整齐划一。
这些民居有的已有数十年到百年的历史,也有是解放后和改革开放以后建成的,大部分都保持潮汕民居的传统风格。因此潮阳民居建筑特色其实也是潮汕民居的传统风格。
潮汕传统民居是平房,为寻找拍摄的制高点,我们选择废弃的碉楼,这往往是全村最高的地方。解放前这些村子为了防御土匪盗贼,往往都建有碉楼。
但大部分都已经废弃或坍塌了,有的是外面的框架犹存,内里楼梯甚至楼板都荡然无存,无法登上。
潮汕的民居传统上有“四点金”、“驷马拖车”和“下山虎”三种。“四点金”一般是有钱人的居所,式样和北京的四合院类似,相传也是仿自四合院;“驷马拖车”规模比“四点金”大,往往是富豪才拥有。
潮汕地区现在保存得较好的“驷马拖车”是号称“南粤第一侨宅”的澄海陈慈黉故居。
潮汕农村一般平民百姓的房子是“下山虎”格式。“下山虎”也可以叫“跑狮”,是潮汕地区最常见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也是其它民居建筑的基础。它采用中轴线布局,只有一厅两房。进门是天井,天井直接进去是中厅,中厅的两侧各有一间大房,天井的两侧又有俗称“伸手”的小房和大房相接。整个结构的平面近似于北方民居中的三合院。下山虎的屋顶是硬山顶,也就是后高前低,形状被形容为下山的老虎,因此有“下山虎”之称。这样的设计既通风又便于泻水,是为了适应潮汕地区炎热多雨的气候。这里拍摄的民居就是这种“下山虎”的格式。
9.罗汉松的神话
由于罗汉松树形古雅,种子与种柄组合奇特,惹人喜爱
南方寺庙、宅院多有种植。可门前对植,中庭孤植,或于墙垣一隅与假山、湖石相配。斑叶罗汉松可作花台栽植,亦可布置花坛或盆栽陈于室内欣赏。小叶罗汉松还可作为庭院绿篱栽植。
神秘之说
1、潮安县铁铺镇石丘头村小学校园里有一棵罗汉松,备受村民宠爱。历史上几次建设规划都因保护罗汉松而改弦易辙,花木买家多次上门许以重金购买这棵罗汉松,最终都被拒之门外。提及这貌不惊人的罗汉松,村里的老人说这是他们的“镇村之宝”。 这棵罗汉松高约6米,树冠不大,远看像一把巴蕉扇伸出屋顶之上。树的外型有点独特,弯向一侧,树皮外层严重剥落,还有白蚁蛀食的痕迹,幸运的是叶子还算青翠浓密。 罗汉松
现年76岁的学校门卫陈炳豪说,村里族谱记载,这棵罗汉松是1851年从开元寺移植过来的,距今154年。当时学堂为了勉励学子勤学成才,在一个开元寺和尚的帮助下得到这棵树,以前都叫吉祥树,寄意是先生 吉祥如意,学堂越办越好。 其实这棵罗汉松之所以被视为村宝,还不仅仅是因为树龄长和名字好听,更重要的是自罗汉树种下之后,无论是昔年的学堂还是后来的学校,都是人才辈出,让当地人感到自豪骄傲。 据现年74岁的退休校长陈森岚介绍,清朝咸丰元年种这棵树后,村里十科30人中举;民国时期又出了50多个大学生,有进入水师学堂的,有黄埔军校的,也有北京清华大学;解放后,二三千人口的石丘头村考上大学的就有360多人。 老人说,虽然种树与科举兴旺之说不足信,但自从种下罗汉松后,村里大兴崇文重教之风却是无假,这也许就是先民种树的初衷吧。 2、卢家洲村西边,距村不足500米处是古代水运码头,码头上古樟林立,绿阴数亩。其间屹立着一棵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的罗汉松。 据园林学者考察,该树树高28米,围径5.20米,树龄在1500年以上。 传说,卢家洲开基祖建村时,劈罗汉松枝叶,发现刀伤处流出一股淡红似血的浓浆,便认为该树像人一样有血性,将它当作人间仙树,对它敬畏异常,称为“老神树”。历代卢氏子孙对老神树倍加呵护,敬若神明。 相传,“老神树”有神蛇保护,神蛇有碗口粗,一丈多长,头上长有火红“鸡冠”,每逢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时,神蛇就会围绕着罗汉松腾空而舞,保护罗汉松免被雷电所伤。 村里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声言,他们都曾经亲眼看见过神蛇。所不同的是,其中一位老人因此大病了整整3年,而另一位却因此老年得子。他们自己说,这是各人的“火焰”不同,祸福莫测。
关于加强选调生管理的调研报告
选调生培养和造就成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组织部门如何做好选调生的培养和选调工作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对崇义县近年来省、市选调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实地访问的基础上,对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选调生的几点思考和对策。一、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适应上的困难。选调生从高校直接到乡镇基层工作,从一个熟悉的 环境突然转变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落差。从实际工作看,绝大多数选调生较快地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乡镇干部,乃至 干部的过渡。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选调生存在理想化倾向、与基层脱节问题,进入角色较慢,到乡镇工作二、三年时间,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学生时代,思想感情上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基层工作和干部群众之中。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一些选调生思想准备不充分,没有农村基层工作或实践的经验,对于自己所应该从事的本职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当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如我县选调生罗某,2000年分配在我县古亭镇,其所学专业是中文专业,书生气较浓,与农民群众交流的方式方法不对路,工作难于开展,其本人也感觉农村工作压力较大,难于适应,一年之后就外出打工去了。
2、生活适应上的困难。首先表现在口头语言沟通上有障碍。从崇义近年来选调的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看来,有60%以上的选调生反映在工作中遇到语言沟通障碍。大部分选调生工作的地方地处偏远,当地群众使用方言进行交流,普通话的普及还不够深入,这给选调生同群众的语言沟通和感情交流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外,有85%以上的选调生反映对当地情况不了解,上任之前对基层没有任何接触,对当地的人文、地理、资源、气候、风俗习惯等了解甚少,加上住房、工作、出行等条件相对落后,因此日常生活上的磨合和过渡要花费较长时间。
3、工作适应上的困难。一是专业特长难发挥。从实际情况看,具有农村工作相关专业的选调生专业特长能够得到较好发挥。而就目前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现实而言,有相当一部分选调生在近期内难于找到对口工作,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必须在投身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再学习、再提高,尽快实现知识转化和能力转化。在这一问题上,大部分选调生能够正确认识,以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刻苦学习新知识,主动适应岗位职责需要。但也有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报怨自己学非所用,面对全新的乡镇工作,陌生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政策法规感到茫然,产生了悲观和消极思想。如我县选调生刘某,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毕业,2001年分配在我县上堡乡任水产员,对陌生的水产工作一时无所适从,产生了消极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而所学专长无用武之地,专业知识已一点一点忘记,多年来工作没什么起色。二是扎根思想不够牢。大多数选调生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扎根农村,立志成才,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但也有一些选调生缺乏脚踏实地、吃苦奉献的精神,扎根基层的思想不牢,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考虑如何调到城里工作等个人问题上;也有的选调生满怀热忱地来到乡镇,当理想与农村的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时,便动摇了信心与勇气。如我县李某,出生在城市,养尊处优,从小没有在农村居住过,分配到我县乡镇工作后,工作生活条件与过去形成较大反差,无心扎根基层农村工作,一心想往城市调动,工作没有 ,不久之后离开了乡镇。三是角色定位不够准。由于各级党委重视,一些选调生被直接安排到乡镇任乡镇长助理。乡镇长助理这个岗位介于 和非 之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选拔生年龄小、阅历浅、实践经验少,致使在实际工作中位置难摆布,关系难处理,一些选调生在角色定位上出现了偏差。有的处处把自己摆在学生位置上,遇事没主见,工作谨小慎微,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有的耍官腔,摆官架,工作方法简单,不善协调,不会变通,群众不买帐, 不放心,造成工作被动;还有的缺乏角色意识,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不思进取,随波逐流。
二、思路及对策
1、精心“育”,为选调生奋发有为奠定基础。人的才能发展有一定的规律,用当其时,才华横溢,用当违时,才能薄暮。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工作热情高,渴望组织上多给机会、多交任务、多参加实践锻炼,这也是新参加工作者的普遍心理。这就需要组织上注意保护选调生的工作热情,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机会。一是训。采取党校轮训、举办专训班、选送上学深造、创造条件自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选调生学习政治理论、 科学、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政策法规等,加快知识更新;对选调生的培训,要将党性锻炼作为重中之重,注重开展党性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和群众路线 , 选调生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 、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实践,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宏观决策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栋梁之材。二是带。落实帮带责任,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选调生帮带第一责任人,根据选调生工作分工,指定一名班子副职为具体帮带责任人,通过一道深入基层,共同研究工作等方式,传经验、教方法、带作风;定期召开座谈会、事迹报告会、乡镇 培养管理选调生汇报会、个别谈心、谈话等形式,了解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动态,帮助纠正偏差,把握成长方向;定期组织选调生开展集体社会调研,指导他们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实际,增强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三是量。一要根据所学专业定岗,乡镇两年锻炼后,在安排工作岗位前,全面了解选调生的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参与社会活动经历等基本情况,尽可能把他们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单位,量才使用;二要根据特点特长选岗,认真分析选调生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特点特长,安排能发挥他们自身优势的工作岗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三要根据工作表现调岗,要对选调生跟踪考察,从“德、能、勤、绩、学”等方面全面了解选调生的工作、学习和思想情况,对不适应现岗位的,及时调整到适合自身特点、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单位培养锻炼。四是压。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根据选调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特长,有计划、针对性地强化实践锻炼。一要下基层锻炼,熟悉农村情况。针对选调生刚踏入社会,没有工作经历、社会阅历浅,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实际,选调生应分配到乡镇或村级培养锻炼,安排到综合部门工作,让其熟悉农村的基本情况,掌握基层的工作规程,锻炼综合协调的能力。二要多岗位锻炼,积累工作经验。可采取上派、下挂、轮岗等形式,让选调生在不同岗位接受锻炼。在选调生中积极推行纵向、横向交流和内部轮岗,除了在乡镇与村组之间交流外,还应注意在乡镇机关内部实行岗位轮换,让选调生经受多个岗位锻炼,成为熟悉多方面工作的“多面手”。三是压担子锻炼,提高工作能力。选调生对乡镇工作有初步了解后,要让其逐步参与各项中心工作,安排他们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
2、严格“管”,为选调生健?a href= target=_blank >党沙ご丛炝己没肪场R灰习讶肟诠亍W龊醚〉魃ぷ鳎ㄉ韪咚刂矢刹慷游椋匦氚凑招滦问啤⑿氯挝竦囊螅炎酆纤刂屎谩⒂信嘌巴镜拇笱П弦瞪〉鞯交悖釉赐飞媳Vぱ〉魃柿俊R虼耍匦朐銮垦〉鞴ぷ鞯募苹裕ㄏ蚺嘌葱璺峙洌啻铀枷氤墒臁⑼纺郧逍选⒅度妫幸欢ǚ梢馐丁⑷宋闹逗蜕缃荒芰Φ母春闲陀τ萌瞬胖醒∨?多从思想品质好、觉悟高,不怕吃苦,勇于奉献,有在农村建功立业远大理想,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思想的毕业生中选派;多从农、林、水、机、畜、财、管理等与农村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派;多从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承担较为繁重工作任务的优秀学生干部中选派。要建立双向选择的运行机制,在选拔选调生的过程中,既要有用人单位的参与,也要充分尊重毕业生本人的意愿,避免强制学生申报和搞硬性分配,保证选调生队伍的稳定。要注意专业对口,针对不同去向推荐相应专业的毕业生,确保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运用和发挥。二要严把制度关。今年,赣州市委组织部制定了《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对选调生思想 、实践锻炼、帮带提高、学习培训、轮岗交流、选拔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把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对于选调生工作,党的各级组织都要明确责任,纳入日程,根据选调生的特点,层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 计划,建立健全选调生的考核制度、思想工作汇报制度、管理制度等 规章制度 ,形成以县为主,市县乡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三是严把考核关。选调生在奔赴工作岗位前,组织部门要对其进行谈话,对选调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提出明确要求。每年要对选调生进行一次综合考察,重点对选调生的思想、工作、学习、作风进行考核,对优秀的给予表彰,对落后的进行戒免谈话,并把考核情况作为选调生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3、适时“用”,为选调生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在对选调生加强管理和培养锻炼的基础上,要打破常规,大胆提拔使用。一是条件成熟的要优先提拔。经过两年以上基层培养锻炼、符合提职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提拔选调生。对因职数限制没有空位的,采取“挤、串、让、退”等办法,为安置已经成熟的选调生倒出位置。条件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提拔使用,也可推荐到县直、市直、省直单位。二是鼓励符合条件的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 干部和竞争上岗工作,通过参加公开选拔工作,即是对他们个人实力的一次检阅,又可使他们在参加公开选拔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实践看,由于选调生的自身优势,他们参加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成功率较高,而且都能够胜任工作。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渠道加大对选调生的选拔,促进选调生成长进步。三是要明确任务和目标,对选调生的选拔要制定具体指标,作出硬性规定,要往前排,不仅要有选调生进乡镇班子,而且要有选调生进县直单位班子甚至县级班子,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