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相信很多人对《成事》读书笔记和成事“三不要”都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今天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事》读书笔记和成事“三不要”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目录一览

《成事》读书笔记

《成事》这本书是冯唐首部管理著作,2019年5月 的,主要内容是解读曾国藩的成事学。这本书让我感悟最深的有三点。
1.见:尔惮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第一句:怕什么,就做什么。
第二句:事情能做成,要么是因为有利益,要么是因为被强迫。所谓无为而成,无心而成,都是瞎扯。
曾国藩教子,净说大实话。
判断一个事儿能否成,三原则:
一、让不让干?
二、会不会干?
三、想不想干?
想干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有所贪有所利,做好之后,有权钱色在等着你;有所激有所逼,做不好,轻则没饭吃,重则没命。
感:面对麻烦的时候,怕什么,就做什么,迎难而上。就会觉得麻烦也不过如此,也没什么可害怕的。
思:判断一件事能不能成 1.看 政策是否支持这件事,如果 政策禁止这件事肯定是干不成的。2.你自己是否会干这件事,如果不会干,找会干这件事的人做也行。 3.想干这件事会持续的行动,不想干这件事会找很多理由。
行:碰到不想干且比较重要的事 要想一下做成这件事会有什么好处(利益),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坏处(损失)。
2.见:天下事一一责报,则必有大失望之时。
做事求回报,肯定要失望。
有回报的,十件事没有一两件,按这个比例去预期,不容易失望。
感: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付出必有收获。实际情况是付出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收获,因为存在滞后效应。
思: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行:有付出不一定有收获。有时候做了十件事,其中有回报的,也就1-2件事,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3.见: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
容易的事,都是小事。
大事、长远的规划,都难做。
难做的大事,艰难地慢慢做,一定有可以做成的那一天。
不难,不做,永远不成。
感:容易的事,大部分人都能做,价值也不是很大,所以是小事情
思: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只要我们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了,大事自然就成了。圣人总是把事情分解成小事去做,容易的事情也去分解出来。所以每一件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分解到极致,心往事情去执行。
行:把大事分解成小事,慢慢来,持续的去做,事情总会有做成的一天。

返回目录

成事“三不要”

冯唐是文坛男神,医学博士,商界精英,同时对管理也很精通,他在新书《冯唐成事心法》中提到成事的九字真言,颇有同感,分享给大家。
有人说“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笨的事情”。
前一段,认识了一个“笨女孩”。她是我培训班的同桌,长相憨厚的山东女孩。两天培训中,我们小组的其他同学总被她“无意识”的照顾。
她学历并不高,但为人实在,做事靠谱,客户非常信任,经常给她转介绍客户,业绩突出。
与她交谈中,听不到抱怨,只有谦卑和感恩。
培训结束后,我们依然保持联系,看到她“大单频出”时,我总会点赞祝福,也在思考,起点并不高,看起来有点“笨”的她,为何也能把业务做的风生水起?
其实,淳朴善良的她,并没有绝招,只是为客户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用专业赢得客户信任。
不着急,把基本功练好,不抱怨,把事做好,业绩自然而然增长。
罗振宇对“企业家精神”的解释就是面对困境时,那个可以拿着武器冲出去的人。
冲出去,难道他不害怕吗?不,他只是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
在职场也一样,大家不愿意做的事儿,一般都是难事,甚至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儿。精明的人,总会躲的远远的。但也会有个别人,在事情面前总能顶得上,挺得住,能够站得起来、豁得出去。
冯仑被称为“中国版”的埃隆马斯克,他写过一本书,解释了为啥我们做不成事,人家却能做成?书名叫《扛住就是本事》。
的确,今天你扛了别人不愿扛的事,明天才有可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俞敏洪在“阻碍你成长的,是你自己”演讲中提到,成长要付出代价,有些东西必须割舍,如果不愿意放弃一些东西,成长很难实现。
字节跳动,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即使不熟,它旗下的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APP,你肯定用过。
这样“横空出世”的巨无霸,它的崛起再次证明颠覆巨头不能靠模仿,而是靠创新。但创新意味着有可能失败,失败就会引来吐槽、责骂。
据说,字节跳动有46个公开的“吐槽群”,43个内部“吐槽群”。他们甚至把吐槽内容,放在了餐厅电视上,在员工吃饭时滚动播放。
就是这样不怕丢脸,不怕犯错误,坚持自省,不断迭代,成为了APP工厂。
冯唐总结的“不着急、不害怕、 ”九字真言,看似直白简单,但真正做到,实属不易。
不着急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不会轻言放弃;能扛事的人,关键时刻总能挺上去,担下重任;不怕犯错的人,总能不断迭代升级,成长的更快。
人生是一场修行,能成大事的人,少之又少,但成长是必修课。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解答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