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很多人可能对必自毙前一句是什么出自什么和必自毙前一句是什么出自什么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必自毙前一句是什么出自什么和必自毙前一句是什么出自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必自毙前一句是什么?出自什么?

必自毙前一句是“多行不义”,“多行不义必自毙”最早出自《左传·隐公元年》。该成语意思是指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原文:

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释义: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典故寓意:

共叔段利令智昏,狂妄愚蠢,最终自取灭亡;郑庄公运筹得当,善于把握时机和分寸,最终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赢家。所以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尺度,不要做出格的事。不仁不义的事情做多了,终究只会落得自取灭亡的可悲下场。

关于作者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返回目录

必自毙前一句是什么出自什么?

“必自毙”前一句是“多行不义”。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创作的《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意思是: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用法:在句子中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典故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死,其子郑庄公继位。庄公之母武姜锺爱少子共叔段,逼迫郑庄公封他于京,称京城大叔。由于共叔段干了一系列坏事,并且企图篡位。郑国大臣祭仲向庄公建议除掉共叔段。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终于采取行动,赶跑共叔段,囚禁武姜,铲除了这股分裂势力。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