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如果你对明朝大太监洪保_明朝的大太监不是很熟悉,那么你来对了地方。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明朝大太监洪保_明朝的大太监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洪保墓位置在哪里


洪保墓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保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由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祖堂山社会福利院抢救性考古发掘了明代太监洪保墓,这位太监曾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副使。
洪保墓地处祖堂山南麓三阶台地的最上层,空间较为局促。因此,在最初的规划方案中,整个墓园保护区的面积只有1300平方米。根据专家论证会的建议,新方案中墓园的规划面积有所“扩容”,同时保留了墓穴原有中轴作为墓园的空间轴线,尽可能维持了原有墓穴的空间感。
洪保墓园利用所处台地的高低落差,设计出三层“观光台”——从下至上依次是入口广场、墓道入口平台和观览平台,形成不同空间层次的游览空间。底层的入口广场采用下沉式设计,观众可沿台阶登上二层的墓道入口平台,在此可以欣赏到墓道入口和墓葬前室的券顶结构;再往上就来到一个环形的观览平台,观众可以围着墓葬走上一圈,居高临下地将整个墓葬结构尽收眼底。
和很多文物遗址不同的是,洪保墓园的墓葬核心区没有用墙体或围栏封得严严实实,从顶部到前后室都采用了开放式设计,便于观众参观游览。记者在设计方案上看到,墓葬区的建筑设计以“天圆地方”为理念:观览平台上方将架设一个圆形的轻钢玻璃架,象征中国传统墓葬的圆形封土,与长方形的墓葬上下呼应。这个玻璃顶棚如同一个“阳光房”,既能抵御雨水和紫外线对文物本体的损害,又便于采光,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参观效果。
2012年1月,作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的重要发现,南京祖堂山南麓出土的明朝太监洪保墓“破格”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返回目录

为什么明史对洪保没有评价

明朝是有很多疑团的,其中的太监 也是一大亮点,明朝的很多太监都是很出名的,甚至是超过了皇帝的名声。今天就要来说一个很低调的太监,虽然此人没有其他那些专权的太监那么出名,但是这个太监是跟着郑和混的,可以看出此人也是一个航海的专家,因为此人在郑和死后也曾经带领船队出海过,他就是作为郑和副使的洪保。

洪保比郑和还大一岁,作为他的副使多次下西洋,2010年一个施工队在南京的江宁发现了洪保的墓葬,这个墓葬是很简陋的,很符合一个太监的身份。但是墓穴被偷过,最后只出土了20多件陪葬品还有两个石碑和一口大缸,最后令专家奇怪的地方就在石碑和大缸身上。虽然墓葬比较简陋但是并不影响其历史的研究价值,单单从墓碑上面的文字来看就会看出来很多疑团。石碑上面的文字也很有意思,碑文并不能算作是墓志铭,这些文字都是洪保自己生前写的,最后在死的时候令人给刻上去,只能算是铭文。其中有用篆书刻出来的17个大字是洪保的官职,正文部分是用楷书刻出来的文字,总共有741个字,这741个字写出了洪保的一生,也是自己对生前的一些总结,但是为什么洪保自己为自己写墓志铭不从得知。碑文上的记载与很多史料是不相符的,根据其他地方的碑文来看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朱棣登基的第三年,但是洪保墓里碑文的记载是在永乐元年,这个时候洪保就作为副使开始下西洋了,足足将年份提前了两年。

根据碑文中的记载出使的船只也要比史料记载的大很多,并且船只的名字多达9种,还有就是关于船只排水量的问题,以前的史料记载最大船只的排水量相当于现在的1000吨。而洪保碑文上所记载最大船只的排水量相当于现在的2500吨,很显然这样的排水量又一次的颠覆了我们的想象,明朝的的造船技术将会更加完善。

洪保墓中的一口大缸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正常来讲墓葬中出现陶罐这种陪葬品是很常见的,但是陪葬一个大缸就很不符合逻辑了,并且大缸还是呈歪倒状。这有可能是盗墓贼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进水所造成的,但是这样的一个大缸是用来干嘛的,有人说是长明灯,但目前为止未见过如此大的长明灯,疑团始终没有解答出来。

第二个疑团就是墓穴内的四个铁环是干嘛用的,铁环四个角落各有一个,于是专家就猜测这是用来悬吊棺材的,这是有依据的但是与现场不符合,四个环子是很低地只是略微比棺材高一点,所以这个结论被推翻,直到今天这四个铁环还是一个谜。

第三个没能考察出来的是墓中并没有洪保的尸骨和棺木,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墓室又三层门,中间的木门已经腐烂,第一层的砖砌的门保存完整,第三道的石门只保留了部分。木门和棺木因为土壤的原因腐烂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尸骨并不可能完全腐败,即使环境再差那些牙齿和头骨是能够保存下来的,但墓穴中什么都没有,这是无从考究的。
最后洪保的墓因为施工原因已经给平掉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文字和照片,想要再次考察一探究竟已经不可能了,希望这些谜底将会在别的地方找到答案。

返回目录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