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对于穴位养生帮你解决腰疼和什么穴位可以治疗腰疼,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穴位养生帮你解决腰疼和什么穴位可以治疗腰疼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穴位养生帮你解决腰疼
1穴位养生帮你解决腰疼
1、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肾俞穴的主治病症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2、中医认为,用掌搓腰眼(在腰部,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和尾闾(尾闾部位为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与 之间),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而且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中年人经常搓腰眼,能防治风寒引起的腰痛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按摩腰部既可使局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又可 神经末梢,对神经系统的温和 ,有利于病损组织的修复,提高腰肌的耐力。
3、按摩委中穴:经穴歌诀里有"腰背委中求",是说后背、腰部的病痛都可以用委中穴来解决。只要是腰痛,按摩委中穴通常能减轻30%的疼痛,这是一个不错的穴位(委中穴最独特的作用是能让鼻子通气,有的人长年是"一窍不通",按摩委中穴有即时通气的作用。但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取侧卧位,鼻子不通气的一侧身体在上位,屈腿用大拇指点按委中穴,需稍用力。如果有人说,试过这个穴位了,当时真管用,却不长久,鼻子又堵了,有没有可达到长通不堵的治疗穴位?我告诉你,还真有,就是臀部上的膀胱俞,这个穴针灸最佳,如用点穴法必须要找准穴位,且用力要大,感觉点揉时和鼻子相通了才会有效,且疗效持久)。
4、治疗慢性腰痛病的(一个月以上),选取小腿肚子上的飞扬穴,只这一穴,点按5分钟就够了,比按摩整个后背一小时效果还好。
5、按摩位于外脚背的金门穴,是治疗急性腰痛(两周以内)的。此穴穴位较深,按摩时可用食指关节点按较为有力。但是要提醒的是,这两个穴位治疗的腰痛主要是针对腰脊两旁肌肉的,对于腰椎本身的病痛(那是需要选取肾经和胆经的穴位来治疗,这里只说膀胱经),则效果较差。
6、点按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对腰痛都有很好的疗效。有这么多治腰痛的穴位可选,你还用担心腰痛吗?
7、腰部扭伤的应急处理:
运动或出体力时腰部扭伤(身体只能弯着不能直起来,一直起来,背后腰部和 中的部位就会疼),按摩什么穴位可以缓解或治疗?
急性腰扭伤可选择委中(委中穴位于膝盖里侧中央。委中穴的主治病征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申脉(申脉穴位于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申脉穴的主治病症为:增进耐性、怕冷症等)、金门(金门穴位于足内侧,当内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复溜(复溜穴位于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复溜穴的主治疾病为:肾炎、神经衰弱、精力衰退、记忆力减退、手脚冰冷、手脚浮肿。)、太溪(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穴,哪个穴痛就多按哪个,按到不痛为止。腰部伤处不要按摩。
什么穴位可以治疗腰疼?
大量的运动或者长时间的久坐会导致腰部疼痛,腰部有很多穴位,合理的对其进行按摩,能够缓解腰痛,长期坚持是能够治疗腰疼的,本文将介绍有哪些穴位可以进行按摩。
01
命门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 ,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等;可以右手或左手握拳,以拳尖置于命门穴上,先顺时针压揉10次,再逆时针压揉10次,重复压揉40次。
02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主治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按摩肾俞穴降血压。坚持按摩、击打、照射肾俞穴,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功能。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垂足解衣,闭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两手摩擦双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散步时,双手握空拳,边走边击打双肾俞穴,每次击打30~50次。
03腰阳关穴: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约以髂脊相平,主治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可每日以拳尖置于腰阳关穴上,反复按揉50次即可。
04腰眼穴:在人 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主治腰疼,中医认为,腰眼穴位于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用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带脉和强壮腰脊,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可以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30—50次,以腰酸胀为宜。
05委中穴:委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可双手对搓至热,以两手同时捏揉,一分钟即可。
06腰痛穴:背,在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两穴,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每次采用拇指按揉50次即可。
07申脉穴:别名阳跷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建议泡热水最佳,再辅以按摩即可。
08太溪穴,是足少阴原穴。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使用拇指与食指捏住反复揉捏50次左右即可。
特别提示
此教程经供参考。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