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我们帮你搜集整理的有关城镇化率是怎么算的和城镇化率是什么的解答

本文目录一览

城镇化率是怎么算的?

城镇化率统计方法。 统计局规定,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均按常住人口计算,不是户籍人口)。

城镇化率不是以户口性质计算,而是以常住人口计算。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起采用了新的计算办法,该办法采用了常住人口计算(即外地人口,只要在本地区居住半年以上,就统计为常住人口;反之,本地人口外出半年以后,就不把其统计为本地的常住人口)即城市常住人口与农村常住人口之比。

扩展资料:

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人口城镇化率的统计方法,是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城镇化率为基础,以每年的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推算。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镇化率

返回目录

城镇化率是什么

法律分析: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包括设区市的城市人口、镇区及镇政府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的人口、通过道路建筑物与镇区连接的村委会的人口。

法律依据:《城镇化率等三项指标考评计分办法》 一、 关于“城镇化率”考评计分办法

(一)数据采集依据:各乡镇派出所提供当年期末本乡镇城镇常住人口数和常住人口总数。计算公式为:

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总数×100%

返回目录

总结:以上就是本站针对你的问题搜集整理的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