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网友们,很多人可能对坐缸肉身腐烂怎么办和坐缸肉身不腐的真相是什么不是很了解,所以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坐缸肉身腐烂怎么办和坐缸肉身不腐的真相是什么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坐缸肉身腐烂怎么办
消毒、刷漆、裹布、补灰塑形、上漆、贴金等六道工序进行修补。"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妆佛过程,人们很难相信,眼前的这尊菩萨,就是曾经现实生活中的那位僧人。"3月16日,正月刚过,九华山肉身佛塑金身师傅吴德玉和同伴陈师傅挑了农历二月初八这个吉日,为福厚长老肉身菩萨完成最后一道妆佛工序——贴金箔。泉州崇福寺、紫帽山普照寺举行福厚长老肉身开缸仪式。坐缸三年半,福厚长老肉身不腐,圆满修成金刚不坏之体,为近现代以来泉州又一尊"肉身菩萨(民间亦称‘肉身佛’)"。此后近三个月时间里,经消毒、刷漆、裹布、补灰塑形、上漆、贴金等六道工序,福厚长老金身正式塑成。早报记者有幸全程旁观传统塑金身工艺,记录百日妆佛细节。通体贴覆纱布,助肉身塑型六道工序塑金身 传统工艺全见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在圆满开缸之后,九华山肉身佛制作服务队的吴德玉师傅和陈师傅,紧接着开始为福厚长老金刚不坏之体塑金身,即闽南地区所说"妆佛"。1月11日,福厚长老肉身菩萨被请入普照寺内一独立房间,由九华山的吴德玉师傅和同伴着手塑金身。从事"肉身佛"制作三十余年,塑金身步骤并不难,即将已经出缸的僧侣法体经消毒清理后,涂漆,再缠绕上两层纱布,然后在纱布上涂上土漆(即生漆),在漆风干之后,用瓦灰进行简短填补、塑形,而后再刷两层生漆至塑成的"肉身佛"表面,最后在最外层的"全身"贴上金箔,如此,"肉身佛"就塑成"金身",妆佛工艺并非九华山所独有,只是不同地区各有差别,"我们选用的生漆、瓦灰等材料,更原生态,制作工艺更接近古法。"不仅如此,在材料的配比上,吴德玉完全根据所在地的气候、湿度、气温进行调配,以更好地隔绝空气、防虫、抗潮。
坐缸肉身不腐的真相是什么?
所谓“开缸”,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人圆寂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包括坐缸、封缸、开缸三个主要环节。2012年,福厚老和尚以94岁高龄圆寂,出于尊敬,普照寺决定以“坐缸”之礼来收敛他的遗体,安放在普照寺祖堂东单内室。昨日开缸后,福厚老和尚体态依然,眉毛、胡须隐隐可见。
一生极其简朴心肠慈悲备受尊敬
泉州紫帽山普照寺住持振宇师父称,福厚老和尚1919年生于晋江青阳,13岁在泉州崇福寺剃度出家,拜妙月和尚为师。福厚老和尚日常喜静,潜心修行,很少与外界接触,心肠慈悲,备受后辈修行者尊敬,后辈皆号之为“密行尊者”,2012年农历六月初十早上7点左右,老和尚以94岁高龄圆寂。
普照寺曾是妙月和尚练功修行的地方,福厚老和尚后来也担任过普照寺的监院。在崇福寺圆寂5天后,福厚老和尚的肉身被搬至普照寺。由于他修为较高,普照寺决定以“坐缸”之礼收敛他的遗体,将他以盘腿坐姿封入缸中。
福厚老和尚往生前的十来年,都是徒弟蒋玉凤在照顾。蒋玉风说,福厚老师父一生极其简朴,几十年来,每天只吃一块豆腐和地瓜粥,衣服也只有几件,能做的事情都是自己亲自动手。师傅往生前一个多月,每天只吃半碗粥,往生十几天前,不再吃东西,一天喝的水加起来不超过半汤匙。
为老和尚塑金身预计需一个多月
昨天上午9点,开缸仪式在普照寺祖堂进行。来自九华山的肉身佛制作服务队的朱国胜和他的师傅,首先将封闭的墙体敲开,后进行开缸。
开缸后,见福厚老和尚肉身不腐,眉毛、胡须隐约可见,他们将其从缸中请出后,稍微处理,供奉于祖堂内,供信众瞻礼。
“福厚老和尚自三年半前坐缸、封缸,到今日开缸,可谓圆满。”朱国胜也介绍老和尚坐缸的程序,“先在缸底铺一层石灰,加盖一层木炭后,将法体盘坐装殓其中,再填充碾碎的木炭、檀香等,最后再将盖子密封起来,三年半后再开缸。”
肉身封缸后,安奉于普照寺祖堂东单内室,瓦匠将墙砌起来,好保持室内空气潮湿。朱国胜说,根据他多年来为已故僧侣坐缸的经验来看,能否肉身不腐,也跟他们的胖瘦、圆寂时间有关,一般而言,相比在高温夏季圆寂的肥胖僧侣,在冬天圆寂的较瘦僧侣肉身不腐的概率更大一些。
振宇师父称,他们正请专业人士帮忙清理老和尚金身,后期将加贴金片,塑金身,预计要一个多月时间,金身塑好后,将供奉于崇福寺和普照寺。
肉身佛是高僧圆寂之后,对其遗体进行防腐处理,直接存放于坐缸之中,三年后再行开缸。如果缸内的高僧颜面如生,肉身不腐,就会塑金身,成为“肉身佛”。在佛教 当中,只有获得广泛肯定和赞扬的僧人,才有资格在圆寂之后被镀以金身,成为肉身菩萨受人膜拜。
唐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认可。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